|
兩項科研成果榮獲2022年天津市科技進步獎近日,我市發布《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頒布2022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的決定》,對為本市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組織給予獎勵,其中交通運輸行業兩項科研成果分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以及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天津市交通科學研究院合作承擔的“高等級公路智能化施工質量實時管控關鍵技術及應用”斬獲省部級科技最高級別獎勵—天津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該項目提出以機器感知代替人工感知、以機器自動作業代替人工作業,以智能化手段輔助路基路面碾壓- 推平-攤鋪全過程質量管控,是傳統公路施工質量管控手段向自動化、精細化、智能化的轉變升級與重大革新,項目成果獲授權發明專利18項,軟著13項,發表論文62篇,立項主編地方標準2項,應用于天津濱海西外環、京秦高速、云南建個元高速等20余項重大工程,實施里程1560km,支撐多項工程獲公路交通優質工程獎和天津市海河杯獎等獎項。該項目為我國高等級公路建設少人化、無人化管控提供了強有力手段,積極推動了我市交通運輸行業向數字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天津市交通科學研究院獨立承擔的“橋梁結構安全無損檢測新技術及應用研究”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該項目提出了預應力混凝土梁建設與運營期現存應力量化測試方法、混凝土梁體缺陷及碳板加固粘結質量高精度可視化測試方法、既有橋梁樁基鋼筋籠量化檢測方法、拉索內部缺陷識別方法等多項檢測新技術,開發了水下病害自動化檢測儀、云臺上置無人機、無線便攜高空圖像采集儀、跨河橋梁外觀缺損狀況檢測船等多套檢測裝備,豐富了橋梁高凈空構件、低凈空構件、水下結構等隱蔽部位檢測手段。成果在天津、河北及山西千余座橋梁檢測工程中應用,提升了橋梁技術狀況量化評估精度,大幅提高檢測效率與作業安全性,降低檢測措施成本,有效保障橋梁結構安全運行,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近年來,市交通運輸委全面推進交通強國、科技強國建設,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著力推進科技賦能行業發展,全行業不斷涌現創新程度高、推廣前景好的優秀成果。下一步,市交通運輸委將聚焦市委、市政府“十項行動”總體部署,持續做好科技創新工作,推動科技研發、成果落地“兩翼齊飛”,助力交通運輸行業更好質量發展。
|